重点领域

网站位置:>>首 页>> 重点领域 > 科技创新

江苏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更新时间:2017-8-11

    为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我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有关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江苏在全国率先将创新驱动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坚持“一个制度、两个支撑、三个体系、四个落脚点”的总体思路,即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优化发展环境;以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为支撑,夯实发展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体系、科技金融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为重点,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遵循主体是企业、方向在产业、重心下基层、服务于民生,把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落脚点,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区域创新布局进一步优化,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江阴、武进、南通、镇江、连云港、盐城、扬州、常熟高新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我省国家级高新区总数达16家,居全国首位。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探索了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的新体制、新模式,全省校企联盟超过1万家。产业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0%,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万家,基本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科技惠及民生取得新进展,建成20多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达17个,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增幅列全国第一,人才综合竞争力全国领先。总体上,全省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为“十三五”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面临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十三五”时期,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既面临着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战略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发展新优势的核心战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挑战,突破资源瓶颈制约,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都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我省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时期,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亟需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动能。同时,我省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特别是新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创新拓展了广阔空间。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省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驱动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到位,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科教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强化。必须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努力占据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工程,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为目标,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探索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发挥市场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构建创新发展新体制;提高创新国际化水平,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提供强劲支撑。 
    专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旨在通过构建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使江苏成为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创新功能健全、区域创新开放有序、创业环境持续优化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全省产业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创业活动高度活跃,涌现出一批在国际上具有话语权、引领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产业科技研发基地,在全球产业科技创新格局中跻身先进行列。 
    实施步骤上分“三步走”:第一步,经过5年左右努力,到2020年基本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第二步,经过10年左右奋斗,到2025年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的核心功能,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全面达到或超过全国2025制造业目标,部分创新指标跨入创新型国家先进行列;第三步,到2035年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实现创新发展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坚持把突破产业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研发,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瓶颈,加强科技供给,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有效支撑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坚持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关键支撑。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矛盾作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市场化体制机制,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打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坚持把人才驱动作为核心要求。落实以人为本,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集聚人才,尊重创新创造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坚持把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作为重要路径。以开放创新引领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创新国际化与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有效路径,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打造有利于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开放环境,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创新资源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省份建设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增强,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构建完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部分优势领域创新水平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科技创新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 
    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建成一批处于世界前沿水平的研发基地,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领域研究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2.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应用前景的原始创新成果,培育形成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5万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万家,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140人年。 
    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以科技创新引领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 
    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区域创新布局不断优化,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领军人才,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创投管理资金规模达2500亿元,科技服务业规模达10000亿元。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全社会基本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激励创业、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氛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1000亿元。

“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目标 

 

主要指标 

2020年 

2015年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 

2.8  

2.55  

科技进步贡献率(%) 

65  

60  

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人年) 

140  

110(预测)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0  

14.2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45  

40.1  

科技服务业规模(亿元) 

10000  

5013.8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亿元) 

1000  

723.5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15000  

10814  

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150000  

90000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前瞻性产业技术突破,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围绕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突破,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一批前瞻性新兴产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1﹒超前部署产业前瞻性技术攻关。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遴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前沿技术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填补相关领域空白,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信息技术网络化、泛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重点研究以 5G移动通信、SDN/NFV等为标志的宽带通信与新型网络技术,加强信息系统的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子与光电子等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实施未来网络、云计算与大数据、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专题,抢占核心技术制高点。重点研发未来网络、宽带移动通信、高速光通信网络、异构网络融合、协同感知与人机交互等前沿技术,研究开发海量数据收集储存处理技术、核心设备以及智能终端技术,大功率器件、系统级封装测试技术,面向特种需求的特色工艺平台,高端芯片设计技术、工业异构异质网络融合和终端协同技术,移动互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技术,低耗高能新型传感技术及其传感器网络技术。加强曲面显示、量子点显示、柔性显示及触控技术、LTPS技术研发,推进Oxide技术在中小尺寸的应用,提升Oxide-TFT技术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巩固我省集成电路封测、物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新材料。充分发挥新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以前沿领域和高端产品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纳米材料、石墨烯、高性能碳纤维、高性能膜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第三代半导体、高端芯片材料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专项。重点发展石墨烯、碳纤维、特种纤维、膜材料、高强合金、3D打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高性能高分子、生物可降解等战略性基础材料,研究开发微结构控制、高效催化、功能改性、表面增强、超塑成型、超纯分离等先进制备技术。重点突破T800碳纤维、大飞机用钛合金、汽车用铝镁轻合金、海洋工程和关键装备用特种钢、石油化工用特种分离膜、大尺寸玻璃基板、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电力电子用碳化硅材料与器件、稀土永磁、高温超导材料、高效发光材料、生物基高分子等重大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钢铁行业的连铸连轧、控轧控冷,化工行业的加氢催化、半导体行业的低温还原等新一代绿色制造工艺,使我省在纳米材料、石墨烯、膜材料等领域成为国际有影响的重要研发基地,促进江苏从新材料产业大省向新材料产业强省的跨越。 
    新能源。以增强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能源装备自主化水平为目标,在新型光伏、风电、下一代核电等领域,重点实施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能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与先进核能、新能源汽车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加快构建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的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重点发展新型光伏电池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全光谱光伏、钙钛矿、多结III-V族聚光、高效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加快硅烷流化床法多晶硅生产技术、金刚线切割应用技术和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技术研发。研究开发低电压穿越、直驱风电机组、高温超导发电机、10MW级整机设计、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提高发电机、齿轮箱、叶片及轴承、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分布式供能等技术,发展第四代核电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系统、大容量储能、智能电网及能源互联网、生物质能技术,研究开发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电池、高效率宽调速电机驱动等关键部件,以及汽车智能化、车联网等技术。我省光伏产业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核电配套关键设备等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 
    生物技术与医药。紧跟国际生物医药发展前沿,聚焦生物技术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造和生物育种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培育产业发展新增长点。重点支持提高仿制药质量及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强核酸药物、干细胞等前沿技术创新,突破新型疫苗设计、基因工程药物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等核心技术,促进一批基于转化医学和精准医疗的靶向抗肿瘤创新药物和新制剂、生物技术药等研发与产业化;加强对现有重点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促进已有大品种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二次开发;推动一批创新中药的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加快医疗影像和诊断、医用材料、人体生物组织工程技术及材料、医疗机械人等医疗器械高端产品研发及应用示范。加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培育发展以健康管理和数字健康、养生保健、体育健身等为重点的健康产业。加强生物能源重大化工产品的绿色生物制造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智能制造。围绕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需求,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网络协同制造、高端数控装备、智能车间与智能工厂等,大幅提升我省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攻克智能控制与驱动、优化建模、精确感知、多机协同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机器人多轴运动控制器、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智能感知单元等核心部件高端产品,形成智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成套系统及典型应用。重点突破研发设计协同化、生产过程网络化、质量检测在线化、经营管理数据化、采购营销平台化、制造服务云端化等关键共性技术,运用物联制造技术促进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进智能装备、智能车间、智慧工厂发展与应用,实现工业大数据、工业云平台、协同管控系统的典型示范与推广应用。加快研发智能数控系统、增材制造(3D打印)、在线远程诊断、高档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高精密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金属3D打印装备、航空制造高端装备、柔性化制造单元及核心基础件,加快推进高端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力争实现“数控一代”全覆盖。 
    节能环保。面向日益紧迫的环境污染深度治理需求,聚焦高效节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领域,开展新型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与科技攻关,巩固发展我省整体技术优势和产业领先地位。高效节能领域,重点突破大尺寸有机发光(OLED)制备、高效率光源芯片、陶瓷基板高效热管散热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大功率高显色性智能化LED照明、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等,进一步加强我省在半导体照明行业的领先地位。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重点突破工业锅炉和催化裂化烟气一体化超低排放、燃油燃气低氮燃烧、超低排放燃煤热电联供、CO2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膜法脱硫除尘、光化学高级氧化净化等关键技术,开发工业有机废气、燃煤烟气、机动车尾气、室内空气等大气中NOx、SOx、重金属、灰霾等污染物的防治和检测先进仪器及装备,技术创新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污染防治领域,重点突破一体化多循环生物倍增污水处理、电化学还原-电催化氧化、高效抗污染膜分离、水热氧化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针对饮用水净化、重点行业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的成套水处理装备,以及高危污染物监测与检测技术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重点突破高附加值资源再生、电子废弃物贵金属高效分选、污泥新型高效厌氧处理、大型生物质和垃圾高效清洁焚烧发电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固体废弃物标准化、系列化、智能化的分选回用成套装备,推进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2﹒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源头作用,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为牵引,支持我省高校院所和企业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性研究计划项目,大力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协同创新,重点在制造与工程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努力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坚持自由探索和应用需求相结合,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大力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大批学术水平高、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杰出青年人才和青年科研骨干。 
    3﹒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聚焦高端、优化布局、创新管理、提升能力”的思路,实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等重大科研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的预研,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能力和水平。突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领域,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重大创新领域积极争创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强部省属科研院所建设,提升公益性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建设2家左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达到100家。 
    (二)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围绕“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互联网+”等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结合江苏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选准发展方向,聚焦有限目标,加大对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部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1﹒促进产业高端发展。全面推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着力培育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工程机械、高性能特殊合金、数控机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集群,重点攻克半导体行业的光电设备、精密机械行业的工业母机、海洋船舶与海工配套行业的巨系统设备、电力电子行业的低能耗控制设备等支撑产业技术水平的产业制造关键装备,着力突破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端液压与密封、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高端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高附加值核心单元,加快发展轻质高强合金、超高纯材料、高效催化剂、光电功能材料、智能感知材料等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战略基础材料,促进产业向高技术、高增值环节延伸,向研发与服务两端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在引领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突破纺织、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传统产业装备水平、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面向重点行业节能减排需求,开发高效清洁燃烧、工业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建筑节能、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水处理、烟气控制治理、固废物资源化、各类受污染土壤治理等关键技术及装备,并实现转化应用,同时推广应用能量梯级利用、绿色制造等节能减排共性技术,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的支撑作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支撑行动,以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培育数字化企业为重点,实施设计数字化、制造智能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技术集成,推进互联网领域与制造领域的融合,提升纺织、造船、冶金等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加快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面向大数据、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安全、新兴医疗健康、科技文化融合、数字生活、云制造、互联网教育等产业方向,突破虚拟化、并行计算、海量存储、数据挖掘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形成新兴服务业集群。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我省传统制造业有效融合,积极发展制造服务业,创新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突出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专业科
技服务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组建科技服务业骨干机构培育库,引导骨干服务机构集聚优质资源,向规模集团化、服务专业化、功能体系化发展,打造一批连锁型、平台型科技服务集团。加快建设苏州自主创新广场、常州科教城等30家国内有影响力的科技服务示范区和特色基地,全省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3﹒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围绕沿江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沿海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带和黄淮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带(“一区两带”)建设,加强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品种创新,为农业高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储备;加强绿色种养、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新型农资产品和农机装备创新,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技术、装备和产品,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开展高效绿色生态产业技术成果集成创新与示范。深入推进国家粮食丰产增收科技工程,建立机械化信息化稻麦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探索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新模式,争创国家农村科技服务试点省。到2020年,现代农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培育50亿元以上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10个。 
    专栏: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按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20年,育成农业新品种(组合)100个,建设国家、省重点农业科技园区20家,科技超市总店、分店、便利店总数达到500家。 
    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培育农业生物、信息产业和现代种业;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动植物清洁化生产、设施环境智能化调控等绿色种养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支撑能力和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科技示范。加强农业科技园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集成创新与示范,建立粮食丰产增收技术体系,集成示范适用于中低产田地区的稻麦品种、节水灌溉技术、新型农机装备,集成示范适用于高产田地区的智慧农业技术、节水节肥减药、病虫草害防控等技术,保障粮食安全。 
    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推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盟建设,组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联盟,推进科技超市示范店、示范县及特派员工作站建设,开展科技成果、品牌产品、物质装备的线上线下交易等信息化服务。 
    4﹒大力加强民生科技。围绕人口健康、绿色生态、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科技需求,组织实施科技惠民行动计划,加强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普及。加强临床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技术创新,在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大幅提升我省医疗科技创新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大气、水、土壤、海洋等污染治理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系统化技术方案;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为先导,发展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应急保障技术,形成科学预测、有效防控与高效应急的公共安全技术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和产品,着力提升科技惠民的能力和水平,让科技落地生根,惠及更多的百姓生活。 
    5﹒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围绕《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的总体要求,立足我省文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大力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组织实施文化科技创新专题,聚焦文化创意设计、文化内容服务、影视媒体融合等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服务集成应用示范,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文化产业高端发展;建设一批文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文化科技服务体系,发挥科技对文化创新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快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布局建设省级文化科技产业园和文化科技专业孵化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媒体延伸型众创空间,加快培育新型业态文化创意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重点文化科技企业,支持文化科技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文化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文化科技企业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价值链高端发展。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分配的导向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纵深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高水平建设研发机构,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形成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1﹒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进一步创新企业培育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着力从源头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支持其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一批产业前瞻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国际一流、规模与品牌位居世界前列、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深入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集成科技资源、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和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等上市关键成长期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诚信规范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加快上市融资进程,引导其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做大做强。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形成遴选、培育、认定的推进机制,为培育企业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服务,促进面广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以知识创造为核心,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创业孵化、创新支撑、融资服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进一步加强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孵育创业企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涌现。 
    专栏: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 
    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分类施策的培育机制,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发展高成长性科技“小巨人”企业,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示范带动企业向创新创造转变,全面提升江苏企业质态。 
    到2020年,形成由15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500家科技型拟上市企业、1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企业创新集群,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万家。 
    2﹒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百千万”行动计划,加快提升百家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千家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万家以上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以高端化和国际化为导向,积极创建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引进国际高端资源,开展产业前沿技术研究,打造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标杆,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研发机构。支持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构建高效的企业研发体系,创新组织模式、研发模式和管理方式,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企业研发机构。继续推进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大研发投入、集聚研发人才、完善研发条件,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 
    专栏: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百千万”行动计划 
充分发挥省政府联席会议协调联动作用,完善企业研发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建设企业重点实验室和海外研发机构,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组建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支持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制定技术路线图,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高水平集成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研发人员,完善研发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建设创新平台和人才站点,加大创新优惠政策落实力度,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与活力。 
到2020年,建成30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研发机构、200家国内一流的企业研发机构、100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基本全覆盖。 
    3﹒纵深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合作创新模式,推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实现有效结合,建设产业创新重大载体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我省与国内重点高校和知名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争取布局建设若干国家重大科技设施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苏州研究院、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等产学研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提升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水平,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规模集聚明显、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产业生态系统健全、产业竞争优势显著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推进省技术转移联盟建设,深化“企业创新岗(科技副总)”和“科技创新券”试点,探索“互联网+产学研”的新途径、新模式,引导更多创新资源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形成组织健全、结构互补、功能协调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四)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构筑创新发展新优势。 
    按照苏南创新提升、苏中创新跨越、苏北创新突破的要求,统筹协调区域创新工作,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方向,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科教人才优势和开发开放优势,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核心载体功能,加快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辐射带动区域发展从要素、投资驱动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创新引领功能,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条件,使高新区成为带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全面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加快推进“五城九区多园”的创新一体化布局和产业特色发展,加强科技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促进城市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分工协作,集成联动、错位发展,提升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构筑整体发展优势。到2020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创新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0家。 
    2﹒统筹推进苏中、苏北创新发展。聚焦我省区域发展战略,以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流动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推动苏中、苏北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积极引导苏中地区健全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创新成果分配等机制,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培育特色产业,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苏北科技与人才支撑工程,支持苏北地区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智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切实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建立科技资源统筹配置机制,支持跨区域园区挂钩合作,推动区域间互联互通创新要素,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3﹒加快创新型园区建设。实施创新型园区建设行动计划,以建设一流创新型园区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新区核心载体作用,最大限度推动高新区加速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引领区、示范区。深化高新区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发展导向、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深化改革,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推动高新区构建“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体系,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改革先行先试功能、科技创新促进功能,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按照创新型园区建设要求,建立健全以创新绩效为主的高新区综合评价体系,推动高新区争先进位、转型发展。优化全省高新区建设布局,推进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省级高新区。推动高新区高效集聚、配置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建设一批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着眼“一区一战略产业”,推动高新区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实现特色发展,依托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发挥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构建省、地、园区联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推进机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4﹒加强基层科技创新。准确把握基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施基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集成省、市、县、镇四级资源,分区域、分类型、分层次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市、区)和创新型试点乡镇建设,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现实基础,实行差别化指导,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着眼引领示范、健全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提升效益效率,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改进科技管理服务,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基层集聚,支持各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基层科技实力和服务水平,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多层次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创新创业活力有效激发、科技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并加快转化的基层科技工作新局面。 
    (五)健全科技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实施创业江苏行动计划,通过上下联动,集成政策支持,释放全民创业潜力和创业活力,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深入实施《江苏省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方案》,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的主力军作用,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在有条件的地区,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众创集聚区。提升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等建设水平,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办高科技企业,催生一批高科技新业态。着力培育创业主体,重点做好青年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和留学归国创新创业人员等培育工作,推动农民等群体投身创新创业。培育创业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专业孵化器建设,加快培育中小微企业,催生一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新业态,打造创业企业群。完善创业融资体系,健全“创业导师+种子资金+专业服务”孵化模式,鼓励和引导孵化器自主或合作设立天使投资(种子)资金(基金),支持互联网金融为科技创业提供多样、灵活的金融服务,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培育专业化骨干创业服务机构,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布局40家左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各类创业服务平台聘请成功创业者、天使投资人、知名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进一步提升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等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建设江苏省创新创业政策集中发布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政策的实时推送,搭建“虚拟实验室网络化交互平台”,面向创业企业提供实时互动服务,有效链接企业需求与平台服务。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统筹全省创新创业赛事平台,搭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交流载体,加快推进“创业中国”苏南创新创业示范工程建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在众创空间建设、创新型产业孵育、创业主体培育、创新创业服务提升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创新创业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六)培养集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深化拓展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深入推进国际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国际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发展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人才发展新质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人才可持续发展支撑江苏可持续发展,以人才队伍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努力把江苏建成全球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人才集聚中心。到2020年,省级以上孵化器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每万名劳动者高技能人才数达700人,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加快部分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注重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提高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双导师制”,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推行项目经理制,赋予其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充分发挥科技引领、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的先导作用。 
    2﹒完善人才引进使用和评价。鼓励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发挥社会机构招才引才作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大学生等各类青年创业者、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海归创业者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载体建设,发展创业服务,集聚众创人才。发挥各类园区及众创空间招才引智优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聚焦产业,差异化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人才分类评价,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人才,以同行评价为主,适当延长评价考核周期,着重评价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和第三方评价,着重评价目标成果转化情况和技术成果突破性。实用型人才根据职业特点,灵活采用技能鉴定、考核考评和业绩评审等方式进行评价。 
    3﹒促进人才流动释放活力。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自由流动。允许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前提下,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到高校、研究院所兼职。制定实施高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办法,扶持大学生以创业实现就业。 
    (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四个对接”,大力推进“一院、一区、一城、两县(市)”科技改革试点,构建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 
    1﹒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制。瞄准“世界有影响、全国最前列”的目标,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更大力度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更高水平建设专业研究所,积极探索构建市场化导向、公益性职能、企业化运作的运行机制,加速产业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针对“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依托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的高新园区,建设一批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衍生孵化等功能,健全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优化联盟在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布局。支持机制灵活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鼓励探索非营利性运行模式,加快建设一批体制新、机制活、特色鲜明、科技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新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与现有各类平台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率先落实好国家向全国推广的中关村6+4政策。开展创新政策试点,推进示范区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寻求突破,示范区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的改革举措和做法积极向各类科技园区推广。研究制定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承担政府科技计划的扶持措施,建立健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支持机制。探索企业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先供地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加大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奖励和支持力度。 
    3﹒深入推进区域创新改革试点。推进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在科技创新评价机制、资金支持方式、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业孵化机制、国际合作创新机制等方面加大突破力度,打通有利于创新要素集聚和资源活力释放的快速通道,为全省提供有益经验并适时推广。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积极探索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发展道路,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常熟市、海安县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着力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路径。 
    4﹒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积极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政策措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其持有的财政性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经单位重大事项决策程序通过后,可依法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转移转化活动,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科技成果在境内的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不再审批或备案。探索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股权转让奖励办法。推进省属科研院所改革发展,释放体制机制活力。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研发人员创新积极性,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 
    5﹒推动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深入推进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省建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建立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高效对接机制,形成覆盖产业科技创新全过程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健全科技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以科技型小微企业“首投”“首贷”“首保”为重点,建立覆盖全省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和备选企业库,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创新省天使投资引导资金运作方式,引导天使投资与大众创业紧密结合,到2020年,全省创业投资管理资金规模达2500亿元。优化“苏科贷”工作流程,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促进“苏科贷”贷款规模持续增长。实施省科技保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鼓励保险机构完善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利用科技保险融资增信和分担创新风险。积极发展科技支行、科技保险支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加快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点,推动省级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积极支持苏南科技型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稳妥推进股权众筹等支持创新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6﹒构建开放创新机制。实施产业创新国际化行动计划,以企业创新国际化为重点,广泛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推动我省产业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创新机制与国际接轨。深化拓展与世界主要创新强国及国际一流创新机构合作关系,构建产业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引导国际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提升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成为更有作为的产业创新开放合作的主导者。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对外人才交流与科研合作,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加大全球人才招聘力度,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面向企业需求完善创新国际化服务体系,培养开放创新的良好生态与氛围,鼓励地方根据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各具特色的开放创新合作。进一步发挥创新型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机构在我省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鼓励开展高附加值的技术开发活动。加快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园区建设,提升中以常州创新园、太仓中德产业合作园、中韩盐城产业园等发展水平。 
    (八)完善政府创新服务,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1﹒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大力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建立健全职责清晰、管理统一、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计划,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形成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知识产权。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部署推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市场,建设江苏(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造功能完备、交易活跃、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研究制定《江苏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衔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探索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档案,将知识产权违法信息纳入企业或个人征信系统。完善知识产权涉外维权机制,研究制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指引,建设涉外企业知识产权数据库,构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网络,加强对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和规则研究,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的涉外知识产权争端应对机制。 
    2﹒完善科技政策落实机制。建立科技政策落实工作机制,加强与国税、地税等部门的工作协调和联动,深入推行科技政策落实与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厅市会商和科技进步考核“三挂钩”。强化“千人万企”工作组织,探索在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企业“科技政策助理”,构建一支熟悉科技政策、精通财税业务的咨询专家队伍。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宣传手段,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在科技政策宣传与培训方面的作用,加强科技政策落实监测,大力提高政策受惠面,全方位推动政策落地,到2020年,科技税收减免额力争达300亿元。 
    3﹒完善科技计划体系。按照“稳基础、强前瞻、重转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的统筹协调与分类管理改革,不断完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建设省级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将优化整合后的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纳入平台集中管理。完善科技资金管理,建立统一的评估和监管机制、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信息发布和公开机制,切实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探索管办分离管理机制,培育专业的项目管理机构,委托其承担纳入省级科技管理平台项目的申请、评审、立项和过程管理等具体事项。 
    4﹒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科普工作,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主力军作用,开展院士科普行、博士科普行等活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推进科技博物馆建设,启动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继续组织好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普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传播体系的评价机制与奖励制度。建立科普统计制度,开展科普监测工作。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四、规划实施 
    为有力推进规划实施,各地、各部门必须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和制度保障。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省科技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本规划。规划实施中,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加大全省科技创新推进力度。各地、各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各自特色,强化本地、本部门科技发展部署,做好与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加强重大事项会商和协调,做好重大任务分解和落实。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科技规划的贯彻宣传,做好协调服务和实施指导,调动和增强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强化创新统筹部署与协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注重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政策、规划及改革举措的协调和衔接,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挥好科技界和智库对创新决策的支撑作用。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统筹推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创新协调发展。 
    (三)做好年度科技计划与规划衔接。规划实施中,注重国家和省中长期科技、人才、教育规划纲要的统筹落实,加强与《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衔接部署,重视与各项国家、省级及地方重点专项规划的协调。强化规划对年度计划执行和重大项目安排的统筹指导,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细化发展规划年度目标分解工作,为年度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 
    (四)注重规划评估与动态调整。建立健全科技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省科技厅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监测评估,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对本规划提出的重大任务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查评估,为科技规划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各地和相关部门也要密切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规划编制部门反馈意见。 
    (五)重视科技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重视开展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加强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组织开展技术预测和技术路线图工作,强化科技统计评估、科技成果登记和科技保密工作,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提高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为科技战略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健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服务清单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手机访问

Copyrights 2016-2020  

南京锐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27521号-1

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永智路5号五号楼3层